本欄所有個人照片著作小品均保留版權,未經本站同意,不得轉載。連絡電郵: geegeelooloo@gmail.com

3/11/2017

秋遊西安2015 (碑林及聖教序)(余靜芳) (03/11/17)

2015年年9月承嚴人未之邀,參加了她西安高中同學會,同時和張智,阿未未及她的高中同學一起同遊千年古都。

九月十日我搭火車由上海海抵達西安,阿未未兩夫婦接車後,回酒店放下行李與張智直駆西安碑林,入場券盛惠¥75/人,後來才發現65歲以上免費,但要看證件,港澳回鄉證,外國䕶照都接受。

碑林就在市中心的城牆旁邊,交通十分方便。可能收費昂貴,參觀人數不多。

碑林主要的石碑現在都登堂入室進入了展覽廳。展覽廳共有七進,按年代依次入座。前面的幾進都是名家名碑,作品都被拓了無數次,加上年代久遠,刻文變淺,為防地震,現在都被加上鐵枝及玻璃被封存困於室內,禁止拓片,只能眼看手勿動。

可憐的石碑被封存在鐵架玻璃內,動不得也


我們跟在別人僱用的講介員身後聽了一些,見到作為鎮館之寶唐玄宗加註的的孝經,唐代的開成石經碑,洋洋灑灑的七十幾萬字的十二本經書,包括詩經,論語,禮記,春秋左⽒氏傳等的內容都刻在石碑上,目的是讓讀書人可利用拓本研讀,因當時沒印刷機,手抄又太費時。其時約在750年左右,1300年年前。

其後見到東漢曹全碑,顏真卿的多寶塔碑,柳公權的玄秘塔碑,智永的千字文,懷仁和尚集王羲之字體的集王聖教序碑䓁⋯⋯這些碑文及字帖在我上書法班時,老師講完又講,重複又重複,耳熟能詳的東西,但一直不能溶入腦袋內,現今親耳目賭地見到千年前大師的作品就在眼前,真有一些感動。一位講介員說:他曾見過一個遊客不遠千里到碑林,見到顏真卿的多寶塔碑,激動得坐在地上對著它足足一天,差點沒有擁石痛哭。

走到最後一進,陳列了較近期明清作品,有幾個專業人士在拓片,室內有拓本出售,見到一位日本老人用¥12000買下一本拓本,聽說原碑己封存,這是最後拓下的。


有關「集王聖教序」值得作一個介紹:

唐三藏(唐⽞玄奘) 西天取經回國,唐太宗在西安建了大慈恩塔(現大雁塔)給玄奘傳經,譯經,藏經之用,又為他親自撰寫“聖教序”來歌頌及肯定玄奘的偉大事蹟。唐太宗很有文釆,是晉朝王羲之(早唐太宗200多年年)的鐵乾粉絲,連著名的王羲之“蘭亭序”真跡亦被他當作祭品同葬了。於是太宗讓弘福寺的懷仁和尙去收集王羲之的字體集結成文,便有了“集王聖教序”。收集化時24年,最後有三個字找不到,太宗於是下詔天下,每字千金收納此三字。故現有“一字值千金”之成語,此序亦被稱為千金文。此序後刻成碑文,經歷地震斷裂過,修輯後現陳列在碑林。先人對文化的重視及執著,令人感動不已。

碑林外書法家即席揮毫,出價每幅人民幣壹佰大元。

唐太宗死後其子高宗繼位,作了一篇聖教序記,由他的顧命大⾂臣“禇遂良”-唐代書法家,執筆重新書寫“聖教序”及“聖教序記”,並刻碑立於大慈恩塔,即現在的大雁塔。此碑現在被困在鐵籠內仍竪立在原處,可惜這次沒有去大雁塔與它緣鏗一面。因為我在碑林買了了褚遂良書寫的此作品,始知一二。

我去碑林參觀時,正在展覽“竹簡”,是一批在西安地下發掘出來的竹韱,上面有文字記錄,諸如借貸立據䓁,千年前的竹韱,除了串連的麻繩己腐爛,竹片上的字跡黑白分明,清淅如新。真佩服老祖宗的創意。

據說文革時期,對西安的衝擊比較上還是較小的,可能古都老百姓,對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文化都有深深的感情,所以現在西安的寶藏是全國最完整及集中的。

後續⋯
余靜芳於Fremont
10/10/201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