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所有個人照片著作小品均保留版權,未經本站同意,不得轉載。連絡電郵: geegeelooloo@gmail.com

4/30/2018

女兒是小棉襖,那兒子是什麼? (04/30/18)

(余靜芳分享)

馬雲問:女兒是小棉襖,那兒子是什麼?

王健林答:兒子應該是皮夾克,冷的時侯擋不住嚴寒,暖和的時侯穿著又熱,價格死貴,扔了又感覺可惜,只能穿著裝一裝門面,逢人就吹我有皮夾克! 😂😂😂

今天又被這句話感動了,經常有人聊起:要孩子是為了什麼?傳宗接代還是養兒防老?

終於聽到一個很令人感動答案:為了付出與欣賞。

不求孩子完美,不用替我爭臉,更不用幫我養老。只要這個生命健康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走一遍,讓我有機會與他同行一段……

這段話很美,美到想哭,於是告誡自己:不管是小棉襖還是皮夾克,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換個方式去愛孩子!只要他健康,快樂,足矣!

          ——送給所有的父母!



4/16/2018

賈平凹:五十歲後最好的活法(深度好文)(04/17/18)

(余靜芳分享)


人生要看透,委實不容易。看透還能說透,更是不簡單。賈先生進入知天命之年,為文《五十大話》,細細讀來,含哲理,有世故,識歧路,看曲折,端的是精彩得很!

我今年五十歲,到了五十,人便是大人,壽便是大壽,可以當眾說些大話了。

差不多半個多月的光景吧,我開始睡得不踏實,一到半夜四點鐘就醒來,骨碌碌睜著眼睛睡不著。我知道我是在老了。明顯地腿沉,看東西離不開眼鏡,每一個槽牙都補過窟窿,頭髮也禿掉一半。老了的身子如同陳年舊屋,椽頭腐朽,四處漏雨。


人在身體好的時候,身體和靈魂是統一的,也可以說靈魂是安詳的,從不理會身體的各個部位,等到靈魂與身體分裂,出現煩躁,身體某個或幾個部位肯定出了毛病。

我常常在爬樓時覺得,身子還在第八個台階,靈魂已站在第十個台階,甚至已經坐在了屋裡的椅子上。我真是害怕身體太糟糕了,靈魂一離開就不再回來,往後再不敢熬夜了,即便是最好的朋友邀打麻將,說好放牌讓我贏,也不去了。


吃飯要講究,胃雖然是有感情的,也不能只記著小時候在鄉下吃的湯麵和土菜,要喝牛奶,讓老婆煲烏雞人參湯,再是吃海鮮和水果。

聽隔壁老田的話,早晨去跑步,倒著跑。還有,蹲廁所時不吸煙,閉上嘴不吭聲。勤搓襠部,往熱裡搓。沒事就拿舌頭抵著牙根汪口水,汪有口水了,就嚥下去。


級別工資還能不能高已不在意了,小心著不能讓血壓血脂升高。業績突出不突出已無所謂了,注意椎間盤的突出。

子女能考上大學便是父母的孝順孩子,現在自己把自己弄健康了,子女才會親近。


人的一生到底能做些什麼事情呢?

當五十歲的時候,你會明白人的一生其實幹不了幾樣事情,而且所干的事情都是在尋找自己的位置。

性格為生命密碼排列了定數,所以性格的發展就是整個命運的軌跡。不曉得這一點,必然淪為弱者。所以我很幸福地過我的日子。

別人說我好話,我感謝人家,必要自問我是不是有他說的那樣好?遇人輕我,肯定是我無可重處,若有誹謗和詆毀,全然是自己未成正果。

在屋前種一片竹子不一定就清高,突然門前客人少了,也不是遠俗了。還是平平常常著好,春到了看花開,秋來了掃落葉。


我病多,總是莫名其妙的這不舒服那不舒服。但病使我躲過了許多尷尬。比如有人問,你應該擔任某某職務呀,或者說你怎麼沒有得獎呀、沒有情人呀,我都回答我有病!

更重要的,病是生與死之間的一種微調,它讓我懂得了生死的意義,像不停地上著哲學課。人活得活出個滋味來,所以我提醒自己:要會欣賞。

鳥兒在樹上叫著,鳥兒在說什麼話呢?鳥的語言我是不懂的,我只覺得它叫得好听就是了,做一個傾聽者。


還有:多做好事,把做的好事當做治病的良方;不再恨人,對待朋友亦不能要求他像家人一樣。錢當然還是要愛的,如古人說的那樣,具大胸襟,愛小零錢嘛。

以文字立身,用字畫養性,收藏古董讓古董也收藏我。不浪費時間,不糟蹋糧食。

還是一句老話:平生一片心,不因人熱;文章千古事,聊以自娛。

五十歲之後,最好的活法就是六個字:想開,看開,放開。別再為難自己,人生短短幾十年,保持最好的心情。不羨慕別人輝煌,不喟嘆世態炎涼,用平常的心態,經營最美好的生活。


1/26/2018

我去了急診室 (01/27/18)

(作者: 余靜芳提供)

12/27/2017 下午七點我正在煮飯,突然一陣痛壓在胸口,同時一股悶氣衝上頭頸及耳邊,令我頭暈腳軟,第一反應是反胃,立即服了冑藥Acid reducer,半小時後毫無作用,血壓倒上升到150/90,這下㬨得我不少,想大概是心臟病,因為我有前科。

當機立斷,七點半自己駕車直奔急診室,醫院門口在俢路不能停車,只好停到對街,按着心口進了急診門口。你看!我能做到這些應該沒有大問題啦⋯⋯哈哈!

入門前要安撿,皮包內所有東西,所有拉鏈都要拉開看,我都已經站不穩了,望了一下鐘己八點正。還好候診室只有五,六個人。告訴前枱我胸口痛chest pain,她馬上給我一張紙登記姓名,地址⋯⋯還沒有填完就叫我進去,就在前枱後面一間小房間,我還沒有回過神來,就被䕶士按在床上做心電圖,醫生問我病史及服藥清單,還好我都儲存在手機內,同時他也在電腦内找到我十年前的資料。 心電圖正常,我被要求到休息室,因為下一位胸口痛的急診病人又來了。

這時來了一位男護士說急診床位己凖備好了,望了一下鐘八點十五分。在急診室內的病床前,護士囑我換掉衣服,我剛除了鞋及上衣,兩個助理衝進來又按我上床,說不用除褲了,便急着黏心電圖的磁鈕,裝打點滴IV的針頭,同時抽血。這時醫生進來詳細詢問經過及病史,那時痛楚己略減,但仍舊在七~八間。稍後給我服了阿斯匹林及放鬆劑。我告訴醫生我想知道倒底是心臟病還是胃酸逆流,他說檢血報告會顕示的,要我安靜等待。之後一直有人來問痛楚在幾度。

不久醫院的文書進來取健康保險的資料了,由此可見,不論你有無保險醫院一定會先將你安頓下來確保你無生命危險。

十㸃半報告出來了,一共化騐了七種,廾多项目,所有都正常,我被確診是胃酸逆流,立即服了胃藥,等我告訴他們痛楚已消失才讓我回去。臨走時配了藥,並叮囑我兩天內要和家庭內科醫生接觸做跟進。

那位䕶士小姐很貼心,我覺得自己報了假案,驚動了他們,她說你有不舒服就應該來,我們在這𥚃就是要服務你們,令你們解除病苦,並且告訴我很多怎樣避免胃酸倒流的小秘訣。

回家後一切恢復正常,只是不能吃硬的,避免大口吞嚥,因為食道己被胃酸灼傷發炎。

第二天早上去配藥,回到家中已有電話錄音,是家庭內科醫師打來,約時間回診,並告知腸胃專科醫生處己發通知,隨時可去做進一步檢查。

這是美國急診處理病患的步驟,十分欣賞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現在在等保險公司的賬單,如無意外應該是$100.- 至於醫院收費幾仟,幾萬元都與我無關了。你說在美國你能不為自己的健康買保險嗎?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新年快樂🎆🎉🎈

余靜芳於Fremont
2017年12月31日


1/11/2018

我在長樂路的十一年 (全文完) (01/10/18)

(作者: 余靜芳提供)

我家在1951年搬入長樂路1040弄1號2樓,是幢西式洋房。是年我六歲,於1962年3月離開上海赴香港與母親及兩個姐妹團聚。

這11年的記憶對我來說是磨糊不清的,毫無童年的歡樂時光。先母亦拒絕提起那段時間的任何事情,可能對她來說這段日子是苦澀的,痛苦的,千方百計的想抹去這段記憶。

入住長樂路後不久,就迎來了一連串的運動,父親的公司被公私合營,他的身體狀況亦日益轉差。父親患有哮喘後又染上肺病,母親告訴我們五兄弟姐妹,不要和他太親近,要聽話,不要去煩他,不要惹他生氣。故我們經常在樓下與鄰居小孩玩,很少與父親有溝通。家中的隔離工作做得很完善,父親不與我們小孩子一起吃飯,所有他用過踫過的東西都用滾水清洗,他的床邊用布簾隔開,只准大女兒夏芳幫忙照顧父親,所以我們個個都健康成長。記憶中,父母親很少帶我們出去,一起出去吃飯看戲更是不可能。尤其最後幾年,父親時常躺在床上,幾乎連上班都不行了。家中常備氧氣筒,姆媽學會了打針,十四,五歲的夏芳要幫忙當䕶理員,三阿姑每年從香港寄來進口藥。但是每年冬天父親仍舊要被送進急診室急救。

記憶中那年夏天,我考進了市三初中,回家後在樓下大聲告訴父親,他在正在陽台上,對旁邊的康祥說:看她得意的樣子!少見的,他開心的笑了。

還有一次,是祖母突然過世的那天,父親從祖母處回家,下了三輪車見到我在樓下,便叫我過去,一手撘在我的肩頭上,我感到好沉重,似乎他所有的力都壓到在我身上,他悲傷的連路都走不動了!回家後他就一病不起,連祖母的喪禮他也缺席了。三星期後便在瑞金醫院急診室過世。是日1957年12月31曰,享年不足38歲。

父親過世後,我只見過母親哭過一次,那是從瑞金醫院急診室回家,她對著父親的空床大哭一頓。之後的日子,我沒有見她落過一滴淚,她一直奔波在外找工作。要解決我們以後的日子,她將住房分租一半出去,接了外婆來照顧我們五個小孩。三個月後1958年3月,她便獨自一人去了香港討生活。母親離開後,我家便靠變賣家里的雜物,諸如衣料,繡花被面,铜錫器皿等等及微量的股息過日子,那套十三件的酸枝傢俬亦是那時侯賣出的,外婆更是淮海路舊貨店的常客,時常一清早便挟了一包東西出去。夏芳則負責每月向母親報告家中收支情況。

同年夏天,惠芳及康祥考入外地的中専,分别去了貴州及青海,次年1959年夏天,夏芳和小毛去了香港與母親團聚。我因剛要升市三女中的高中,不想去,便留下了。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天涯海角,家中只留下我一人與外婆相依為命。

1962年,是年我十七歲讀高三,各種運動接踵而來了。鑒於家庭出生及背景,在這政治掛帥的年代,自知無法考入上海的大學,便申請探親去香港,倒亦順利的批准了。 離開上海前與舅舅一起去龍華上墳,在墳前告訴父親,自他離開人世後,四年內家𥚃天翻地覆的變化,並在墓碑上添了黑/紅漆。默禱要父親保佑我們一家平安。想不到,十年後我們第一次回上海,就被告知,墓地早被拆了造路,屍骨不存。但我堅信父親從未離開過,他一直在我們身邊默默地守護着我們。

1962年3月我經拱北入澳門,停留了2~3天準備搭漁船偷渡,經18小時的海上飄泊,途中遇到一次解放軍上船捜查,我們躲在倉底不能出聲,聽到船主與他們談話,之後就放行了。夏芳那次的偷渡就不順利了,半途被趕回澳門一次,最後一次又遇到捜查,躲在倉底的人不敢出声,結果一個小小孩被活活悶死,就地海葬了,可憐呀。那天晚上我抵達香港。姆媽沒有留什麼好吃的,只給我半盆水要我洗澡,說這是最珍貴的東西,因適逢香港制水,隔日供水四小時,次年更為每四天供水四小時,直到从廣東引進東江水才解困。


到港後去登記,因姆媽已經為我向港府做了入境申請,尚未批准,怕被查出我是非法入境,故找了一個鄰居做我的監護人,將名字由琴芳攺成靜芳,出生日期亦改了。(直到申請美國移民時要出世紙,才去上海派出所做了一份出生公證書將日期改正了。)同年下半年港府大赦,所有非法入境者不倫偷渡,游水,爬山只要進了市區,都可領取身分證,那時才趁機將母親名字填入,其他都不改了,因為我己在上學了。這就是我改名字的由來。余琴芳只被用了十七年。

長樂路一直由外婆留守,遭到二次抄家,一次是天翔毛紡(父親的廠),一次是樓上被抄家,順道抄了我家。1979年部分抄家物品退回,但父親及阿爺留下分給他們子女的天翔,中紡,達豐股票卻再亦找不回來了。(全文完)


尊重歷史,我實話直說,若有錯漏,敬請指正。

📝余靜芳於Fremont 📝


1/09/2018

我在張家花園的六年 (01/09/18)

(作者: 余靜芳提供)



我在上海泰興路張家花園出,1951年我六歲時搬出。所以沒有什麼集體記憶,先母倒不時會提起那段日子。

在張家花園拍攝,小妹尚未出生

母親嫁入余家時,張家花園已人丁興旺,阿爺當家,請了大廚師,阿爺除了應酬,每晚必回家用膳。

每次吃飯要開二/三桌,每次開飯各房娘姨先衝出來,為自家小主人裝飯搶小菜,遲到的只剩下魚骨,雞骨頭了,搶不到好菜,回去要給自家太太駡。

每房都有娘姨,奶媽是生一個小孩請一個,所有開支包括佣人奶媽的工資,都有阿爺(宗家)支付,所謂吃宗家,住宗家。

大嫲嫲每天一早便來陪阿娘,各房媳婦便趁機一個個溜出去,或回娘家打牌或行街看戲。留下空蕩蕩的客堂間。


三姑媽未出嫁前,常與年輕的嫂嫂們聚在一起,在後弄堂一起踢健子,打排球,還與阿爺司機串通好,汽車一進泰興路要響號提醒,她們便立即竄奔回家。


母親婚後,正屋不夠住,阿爺便在花園造了三间房間給我們六房居用。我家五兄弟姐妹都在那裡出生。

阿爺請了划則師繪圖正式入則,藍圖現在還存在上海房管處,用的木料是三姆媽娘家木材店的上品,所以此屋不是豆腐渣工程,直到拆遷都沒有變樣。


後來家族人口不斷膨脹,頂峰時,大宅內除了袓父母,住了超過五房人,加上不斷出生的下一代及眾多的佣人奶媽等,不勝負荷,人多是非多。


在1941年,阿爺酌情分配了手上現金給各房子女,分炊別立,所以後來在廚房間各房都設有灶頭。


父親因有哮喘病,花園的房子太隂暗潮濕,加上父親的生意略有起色,故於1951年搬去了長樂路,花園裡的房子堆放了一些雜物一直空置。


在張家花園,唯一留下的深刻記憶是,小妹2,3歲時意外跌落花園的井裡,奶媽措手無策時,八叔及時趕到拉她出井,拍出吸入的水救回一命。

姆媽生前一直提起此事,說八叔是小妹的救命恩人。

待續...)

10/24/2017

70~79歲才是真正的 “危險年齡段” (10/23/17)

(余靜芳分享)

老人要高壽,70~79歲這10年至關重要!這10年每天記住“十個一”!

70~79歲 “危險年齡段”

以色列學者發現,在70~79歲這個年齡段的老年人,每月平均有兩次健康問題。令人驚訝的是,80~89歲這個年齡段的老年人,每月的健康狀況卻與60~69歲年齡段的人一樣穩定。

70~79歲是一個危險期,這段時期各種器官衰退較快,是各種老年病的多發時段,常易出現高血脂、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

而進入80歲以後,這些疾病就會出現下降趨勢,精神和機體的健康有可能恢復到60~69歲年齡段那樣的水平。

因而,70~79歲這一年齡階段被稱為“危險年齡段”。老年人想要獲高壽,70~79歲這10年的保健是至關重要的。


每天做到“十個一 ”平穩度過“危險年齡段”

老年人在70~79歲時,不妨每天做到這“十個一”,平穩度過“危險年齡段”。


一壺水
水是“最佳最廉的保健飲品”,這絲毫不誇張。專家指出,防治心髒病,3個時段喝一杯水效果最佳:

第一杯:晨起空腹一杯水
起床後,可空腹喝一杯水,因為睡眠時我們的隱形出汗和尿液分泌,損失了很多水分,起床後即使不感覺口渴,但體內仍會因為水分缺乏而導致血液粘稠。因此,起床後一定要盡快小口慢慢補充水分。

第二杯:睡前一杯水
當人們睡熟時,呼吸,汗腺仍然在排出水份,當體內水份減少過多時,血液粘稠度增高,睡前一杯水,可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預防容易發生在秋冬凌晨的像心絞痛,心肌梗死這類疾病。

第三杯:運動後一杯水
適量的運動是長壽的基石之一,尤其是老人,更應注意有效合理的運動。但在運動後,應特別注意補充水份。運動時汗液帶走電解質,且消耗較多能量,若不注意,運動後極易發生低血糖,嚴重甚至引起暈厥。因此,運動後,建議老人們小口根據實際情況飲用淡鹽水,淡糖水。


一碗粥
想少生病,那喝碗粥吧!清代著名醫學家王士雄在他的著作中稱粥為“天下之第一補物”。

《中國日報網》刊登了一篇哈佛大學對10萬人進行長達14年的研究發現,每天喝一碗約28克全穀物熬成的雜糧粥,可降低5%的死亡率和9%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每位志願者在1984年參與研究時身體狀況都良好無恙,但是在2010年的反饋調查中,超過2.6萬名志願者已經離世。

但經常食用諸如麥片粥、糙米、玉米和藜麥等粗糧的志願者似乎避開了所有疾病,尤其是心臟疾病。


一杯奶
牛奶被譽為“白色血液”,對人體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它的營養幾乎是全方面的,鈣、脂肪、蛋白質等均較為豐富。

牛奶以及奶製品每日推薦攝入量是300克。就拿普通的200毫升的袋裝奶來說,每天喝一至兩袋也就足夠了。


一個雞蛋
雞蛋可以說是最適合人類食用的“蛋類”,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吸收率可高達98%。

很多人在選擇雞蛋的時候,喜歡選擇價格較高的“土雞蛋”,其實,洋雞蛋營養更均衡,更適合老年人吃。

▲中國食物成分表——2004年版


一個蘋果
現代研究認為,蘋果具有降低膽固醇、減肥、防癌、防衰老、增強記憶、使皮膚潤滑柔嫩等作用。

不同顏色蘋果的保健功效各有側重:
● 紅蘋果入心,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的作用更強;
● 青蘋果具有養肝解毒的功效,並能對抗抑鬱症,因此較適合年輕人食用。
● 黃苹果對保護視力有很好的作用


一個洋蔥
洋蔥營養價值極高,有多種功效,包括幫助降糖、降膽固醇、防癌、保護心腦血管,而且還能殺菌抑菌、防治感冒、補鈣健骨、治療齲齒等。一周至少吃個三四次,保健作用就有了。


一塊魚肉
一位營養學家曾形像地告誡:吃“四條腿”的不如吃“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吃“沒有腿”的。

● 所謂“四條腿”的,主要是指豬、牛、羊肉,這些肉類吃太多不利於減肥和降低血脂;
● 所謂“兩條腿”的,主要是指雞、鴨、鵝等禽肉,是良好的肉類食品;
● “沒有腿”的主要是指魚類和各種蔬菜,魚肉所含蛋白質容易被消化、吸收,所含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飽和脂肪酸量大,對身體較為有利。


一公里步行
溫和的健步行走,有神奇的抗衰老功效,成年人只要堅持有規律地行走超過12週,就會達到體態端正、腰圍變細的效果,而且身體結實,不易疲勞。

此外,步行鍛煉還可以治療頭痛、腰痛、肩痛等,並可以促進睡眠。

專家們認為,每天散步30分鐘可以擺脫“成人病”的危險。每天走一萬步的人,患心腦血管病的機率會下降60%。


一項愛好
有一項愛好,不管是養花、養鳥、集郵、釣魚,還是書畫、唱歌、下棋、旅遊,都讓老年人保持與社會、大自然的廣泛聯繫,無形中使老年人開闊了眼界,更加熱愛生活、珍惜人生。


一份好心情
老人保持良好的情緒,對於身體健康極為重要。就老人常見的慢性病而言,就與老人心態息息相關:

● 許多冠心病患者,就是由於不良情緒的刺激而出現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導致突然死亡;

● “壞”脾氣導致高血壓。嚴重可引發腦卒中、心力衰竭、猝死等;

● “氣”出來的糖尿病。暴怒、焦慮、悲傷等情緒會使得血糖濃度升高,引起機體代謝功能紊亂。

由此可見,擁有一份好心情是多麼地重要!
身體衰老是一種自然現象,全身心投入生活,過好當下的每一天,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6/23/2017

有關“集王聖教序”值得作一個介紹 (06/23/17)

唐玄奘當初去西天印度取経,沒有得到唐太宗的支持,拿不到通行證visa致使他一路不順利,走走停停,化了足足十七年,才在印度取得優異成績,實習後以優異生資格打道回府——西安。太宗得知搞了個盛大歡迎會,沿途高呼:歡迎歡迎!風風光光的回朝了。


唐三藏(唐玄奘) 西天取經回國後,唐太宗在西安建了大慈恩塔(現大雁塔)給玄奘傳經,譯經,藏經之用,又為他親自撰寫“聖教序”來歌頌及肯定玄奘的偉大事蹟。唐太宗很有文釆,是晉朝王羲之(早唐太宗200多年)的鐵乾粉絲,連著名的王羲之“蘭亭序”真跡亦被他當作祭品同葬了。於是太宗讓弘福寺的懷仁和尙去收集王羲之的字體集結成文,便有了“集王聖教序”。收集化時24年,最後有三個字找不到,太宗於是下詔天下,每字千金收納此三字。故現有“一字值千金”之成語,此序亦被稱為千金文。此序後刻成碑文,經歷地震斷裂過,修輯後現陳列在碑林。先人對文化的重視及執著,令人感動不已。

唐太宗死後其子高宗繼位,作了一篇聖教序記,由他的顧命大臣“禇遂良”-唐代書法家,執筆重新書寫“聖教序”及“聖教序記”,並刻碑立於大慈恩塔,即現在的大雁塔。此碑現在被困在鐵籠內仍竪立在原處,可惜這次沒有去大雁塔與它緣鏗一面。因為我在碑林買了褚遂良書寫的此作品,始知一二。

余靜芳⋯⋯05/29/2017

6/05/2017

暮年瓊瑤: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06/05/17)

2017-05-09 麥子 時代精神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01
最近,台灣“言情教母”瓊瑤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2017年3月,她先是通過網絡向兒子兒媳交代身後事;4月,她痛苦陳述丈夫平鑫濤失智不認得自己的殘酷事實;5月,她與繼子女因是否給“平鑫濤導管治療”而掀起口水大戰。

其實,這些本來都是家事,沒想到白羊座的瓊瑤卻要用這種方式來求得心安。因為於她,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忘記比死亡更可怕;對於平家子女,只要父親活著,儘管失智,依舊是父親。

幾番回合後,平鑫濤子女拋出重型炸彈,不惜跟瓊瑤翻起舊賬,直接指出:您和父親感情的事,外人無從置喙,但身為子女,我們從來不曾忘記當年發生過的種種事情以及自己母親所受到的委屈與痛苦。如果一段愛情是建立在傷害另一個人、建立在另一個女人的犧牲上,那麼這樣的愛情無論如何並不偉大,也不值得拿來歌頌炫耀。

讓很多人看完震驚,而瓊瑤看到後萬念俱灰,語無倫次地向繼子女道歉,“我就不該認識你爸爸,不該寫下讓你們不愉快的文章,很多很多不該...... ”

隨後,她不僅連發微博哭訴“自己的人生一敗塗地”,發誓不會再寫書;5月7日,再發千字文,宣布將關閉臉書,因訴求被扭曲善意被污染。

文中仍舊堅持自己的看法:我要用我慘烈的經驗,提醒很多朋友,“尊嚴死”比“毫無尊嚴和品質,依靠醫療器材加工活著”更重要。

她以為她和平鑫濤的恩愛,早被替代了曾經犯下的原罪,卻不知道,她一直是平家的兒女內心的一根刺。

有時,我們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忽略了身邊人的感受。就如瓊瑤,和丈夫近50年的歲月相守,瓊瑤以為是歲月靜好;但對於平家兒女,卻是無限痛苦的長期隱忍。

02
我們不妨先看看瓊瑤和平鑫濤的故事。

瓊瑤年輕時

瓊瑤,原名陳喆,生於1938年。 1959年4月,初戀失敗、高考兩次失利的瓊瑤,不顧父母反對,嫁給同樣熱愛文學的大學生慶筠。 1961年7月,生下兒子陳中維。

平鑫濤,生於1927年。 1954年,他一手創辦《皇冠》雜誌社。後該雜誌又發行東南亞版與美國版,暢銷全球;1965年,再創皇冠出版社。兩社均曾獲台北市政府及台“行政院”嘉獎。

平鑫濤年輕時

1963年,瓊瑤往《皇冠》投稿,被平鑫濤賞識,後在《皇冠》發表小說《窗外》。這部記錄其轟轟烈烈初戀的自傳體小說,一版再版,被搶購一空。同時也讓其夫慶筠無地自容,感到自尊心受到傷害,氣她自爆隱私,沉迷賭博,經常夜不歸宿。後來在報紙上撰文諷刺,導致瓊瑤決然結束這段婚姻。

1964年,離異後的瓊瑤帶著兒子獨自生活,寫書謀生。在她最艱難的時刻,平鑫濤及時出手,為她提供寫作機會,幫她找照顧孩子的佣人,鼓勵她多寫作走出人生的困境。而作為報答,她所有的小說都獨家發表在《皇冠》。

無疑,那幾年兩人都成就了彼此。瓊瑤因纏綿唯美的愛情小說被尊奉為“言情教母”,引發讀者的熱烈追捧;平鑫濤的《皇冠》雜誌銷量直線上升。

而這邊,平鑫濤的髮妻林婉珍並非一般婦人,當然知道瓊瑤於皇冠的重要性,一直啞忍。她出身富商之家,比平鑫濤小三歲,不僅長相漂亮,而且氣質溫婉,沒有一點大小姐脾氣。

平鑫濤的髮妻林婉珍

1964年,她畢業於國立師大人教研究中心,從事水墨創作數十年。更為可貴的是,她在相夫教子之餘,不忘大力扶持丈夫的事業,曾為《皇冠》雜誌立下汗馬功勞,不僅一手抓人力資源,還在資金給予無限支持。

三人的感情世界裡,總有一個人是多餘的。

03
在長期的接觸中,瓊瑤和平鑫濤暗生情愫,感情越來越深。

對於兩人的事情,林婉珍自然有所感應。但她卻一直抱著幻想,希望平鑫濤只是一時沉迷,畢竟家裡他和自己還有三個孩子。

中間,瓊瑤和林婉珍兩人有過一次密談。瓊瑤知道林婉珍不願意離婚,告訴她,自己會徹底退出。林婉珍只淡淡說了一句:謝謝你的成全。

彼時,恰逢瓊瑤多年的好友湯向她求婚,心灰意冷的瓊瑤也想盡快做個了結。於是,答應了湯的求婚。

平鑫濤知道後,心痛不已,想辦法找到瓊瑤。看到瓊瑤心意已決,平鑫濤竟開車撞向懸崖,瓊瑤頃刻心軟妥協。此後,平鑫濤背著瓊瑤開始與林婉珍長達四年的離婚談判。而瓊瑤也婉拒了湯,開始漫長的等待。


四年之後,平鑫濤終於如願與林婉珍離婚。三年之後,1979年5月9日,瓊瑤和平鑫濤低調結婚。

平鑫濤把房產留給了孩子和前妻林婉珍,自己搬來和瓊瑤居住。當時,平鑫濤59歲,而瓊瑤已經41歲。

之後,瓊瑤背上了“第三者鼻祖”的罵名。瓊瑤沒好氣地說:“不管第三者、小四都沒關係,我沒把自己放在那上面,婚姻出現第三者,歸咎在男人。”平鑫濤也曾說過:“我可以接受,感情這件事情不得已。”

好在,林婉珍在離婚後並沒有變成怨婦自怨自艾,而是重拾畫筆,成為一名著名的畫家。後來再婚嫁給了一個畫家,生活也非常美滿。多年來對此事更是隻字不提,顯示出良好的家教和涵養。

看著他們分別有了歸宿,都以為恩怨糾纏的故事就此落幕,但人沒走完一生,又怎麼會是劇終? !

04
初夏的這場鬧劇,怕瓊瑤也始料未及。她怎會想到自己寫了一輩子的風花雪月,卻在人生的暮年這樣被人圍觀指責。

我想,她的內心是崩潰的,“我們明明是在討論安樂死好不好,你怎麼不守規則揭人家老底啊…..”

網絡時代,A事件很容易就引發B事件。在瓊瑤事件上,眾人對瓊瑤小三上位史加關注時,卻忘記了瓊瑤最初想表達的只是安樂死的訴求。人們對感情八卦比事件本身更有興趣,才是瓊瑤的悲劇。

一步錯,步步錯。雖然,感情的事情一個巴掌拍不響,但平家子女寧願輕易原諒父親,也不肯放她一條生路。因為,他們曾幸福的堡壘因她的介入而毀於一旦。


05
反觀兩人的婚姻。我們都知道,僅憑一紙婚約,夫妻無法長久;僅憑一段惺惺相惜的感情,瓊瑤也不可能簡單上位,與平鑫濤恩愛這麼多年。在現實生活中,看似瑪麗甦的瓊瑤,絕對不是個頭腦簡單只會兒女情長的小三,她和平鑫濤的結合也並非只是卿卿我我真愛無敵的小三上位。

如許年來,他們不僅是夫妻,更有同生並存榮辱與共的利益關係。離開平鑫濤,可能就沒有瓊瑤;而離開瓊瑤的平鑫濤,恐怕也不會將皇冠集團經營得那麼大。

大家有目共睹,瓊瑤靠自己強大的創作力,不僅聞名海內外,為她賺取了上億資產,而且還成功營造了巨大的商業王國,她和平鑫濤先後成立火鳥影業公司、巨星電影公司、怡人傳播公司,以及台灣皇冠文化集團等,成功捧紅了林青霞,秦漢,秦祥林,劉德凱,陳德蓉,馬景濤,趙薇,林心如,范冰冰等幾十位影視明星(即瓊瑤男郎和瓊瑤女郎)。

她本人就是商業王國里惟我獨尊的“皇額娘”。

平鑫濤的子女一直經營皇冠集團,瓊瑤所有作品均由該公司出品;瓊瑤的兒子和兒媳也抓住所有影視娛樂相關產業的控制權,這中間重重盤根錯節的關係,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

瓊瑤自以為兩家人相安無事,是因為她這些年來在各方面的苦心經營。但卻不知道,平鑫濤卻是兩家關係得以維持平衡的關鍵。

過去,平家兒女選擇沉默,是因為兩個家庭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也是希望父親能幸福;但如今,看到瓊瑤竟然要“放棄”治療,他們這才不惜撕破臉皮,直指瓊瑤的黑歷史。從他們決裂的態度中,足以看出,當年,瓊瑤介入平鑫濤的婚姻後,林婉珍和其子女內心有多痛苦。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愛情裡,瓊瑤和平鑫濤遇到是彼此的蜜糖,但卻是平鑫濤前妻和繼子女的砒霜。他們的感情有多深,當年對雙方家庭造成的傷害就有多大。

上天何曾饒過誰? !的確,瓊瑤給了很多人一個忠告: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否則,這世界上便不會有因果兩字。但每個人的人生都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又豈是他人簡單的是非對錯就能輕鬆判定。

人生就是這樣,有時你看起來像是贏了,實際上,你早就輸了。時間,永遠是最公平的裁判。


====================================

簡介
作者:麥子。願做文字路上的苦行僧,以文字為修行,渡人,亦渡己。作品散見於《婚姻與家庭》《博愛》《做人與處事》《家庭百事通》《愛你》《家人》《新青年》等報刊雜誌,《博愛》雜誌和寫手圈簽約作者,現為影視編劇,微信公眾號:麥子的麥田(ID:beijingxiaomaizi)。所有文章都是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麥子,轉載請註明出處。
主播:三子。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美女,愛播音,愛唱歌,愛主持,人在牡丹之鄉洛陽,向你問好。

3/14/2017

秋遊西安2015 兵馬俑及長恨歌 (余靜芳) (03/14/17)

九月十一日我們踏上西安遊的重點節目-參觀兵馬俑。下午一點郭鋒親自鴽車,張撟陪同加上阿未未,張智及我一起直馳兵馬俑基地-臨潼縣的驪山。該縣就在西安不遠處,沿途公路兩側山胍䖇鬱葱蔥一片翠綠,離開目的地不遠處,郭縂指着左邊一個綠油油的大山頭說,這便是被確認的秦始皇墓陵,但目前仍未開發,嘸啥好看。

到了門口售票處,人不錯多,入場券盛惠¥150/人,講介員¥100/group,65嵗从上免費。我們骋請了一位能說會道的小姑娘,她說話可以不換氣,年代,人物,地點,能一口氣地吐出來,我真有點來不及聽。

進了廣場,搭電瓶車到達兵馬俑展覽廳,一號坑大廳是最早發掘的,一踏進去便感到氣勢非凡,幾個足球場大的地方,蓋了一憧無柱的又高又大的大廳,己發掘及整理好的陶俑約有2000餘件整齊的排列在地下。這個地方只是一號坑的三分之一,尚有一大部分還沒有開始整理。最初在74年被“老楊”掘井時挖出陶俑碎片的地點,正是在一號坑的一角。

兵馬俑大廳的壯觀


以下是我在講介員小姑娘口中可以捉到的內容:

「秦始皇13歲即位,定都咸陽。即位後便開始興䢖墓陵,直到他駕崩,歷時三十餘年。皇陵包括墓陵及兵馬俑,動用了大量物力,人力,估計多達幾十萬人參加此項工程。兵馬俑的地點在皇陵的東南角,入墓陵的必經之地。

大廳未端的工作場地,新彻好的俑在做最後的補粧,準備出場。

秦始皇即位時,正值七國之亂,九年後他掃平了其它六國,統一了中國,正式執政,自稱始皇。他向南要擴大疆域,向北要平定匈奴,要築長城,要修御道,又要建皇陵,動用大量人力,加上連綿的戰爭,人口不斷減少,故他決定死後用泥塑的兵馬陶俑代替真人真物陪葬。他在軍隊裡挑選最精英的戰士,各種官制,兵種,戰馬,戰車,武器,裝備等作為摸式,䢖造了與實物一樣大小,不同姿勢的陶俑,手持不同的武器,不同的戰車,戰馬,整齊的排列在地溝𥚃,地溝上方撗置圓枕木,再舖上竹𥱊埋入土中。有說排列的隊形是儀仗式,以示皇家的威嚴,並用作保䕶後面的墓陵。

剛出土的陶俑是七彩的,每個都制作精細又神秘,能見到一毛一髮,活龍活現,但一觸空氣便氧化退色了。館中展覽了一個經特殊處理,保持剛出土的七彩陶俑,不論你站在它任何一個位置,它發光的眼睛都在望著你,令人驚嚇不已。

經過特殊處理後的俑,七彩繽紛,神狀活現,下面那個一直在盯著你看。

秦始皇死後,他的兒子秦二世繼位,二世沒有其父之冶國能力,卒因苛政逼民揭竿而起,前六國之英雄豪傑趁機互相爭霸,最後留下漢國的劉邦,楚國的項羽。楚漢爭霸時期,項羽無意中發現兵馬俑,他掘開後取走陶俑手中兵器作為己用,還一把火燒了兵馬俑。所以現在見到的陶俑手中都沒有了兵器,有些還留下被燒焦的痕跡。可能項羽的所作所為有逆天意,最後由劉邦得天下,是為漢朝。而秦朝只傳二世共四十餘年。」

參觀完一號坑後,又去了二號及三號坑,相對而言規模較小。在那𥚃見到有些工作人員坐在小凳子上,在坑底就地拼湊陶俑碎片。要將壓得粉碎的小片,拼湊成形,想來比玩一千片的puzzle 還難罷!在那𥚃至少還有數千個兵馬俑在等待整理,怪不得新坑及秦皇墓陵要暫停發掘了。

看完二號及三號坑,阿未未餘興未了,要去一號重溫一遍,看來這就是“自由行”的好處,完全沒有“上車就睡,下車就拍,拍完上車”的壓力。

參觀完畢,回市區吃飯,那是一家快歺形式的西安小食店,經營手法與麥當勞相似,有套餐,有單點。多數是由不同口味的夾饃,涼皮加一碗紅豆粥的套餐,盛惠¥20~30/套,很有特色。若是不吃辣的,一定要再加一句,不要麻的,否則麻得亦夠你嗆的。如果不辣不麻,就只剩下淡淡的醋味,反而變成淡而無味了。

西安的快餐,活脫脫的麥當勞模式,賣的是涼皮,肉夾饃,小米紅豆粥。

晚上八點去了“華清宮”觀看大型歷史舞劇“長恨歌”,盛惠¥238/人,開場前還去了劇場邊的溫泉泡腳。這是一套在室外水面上演出的有關楊貴妃與唐玄宗的歌舞劇,燈光,佈景,音響,特技等都比美於Las Vegas 的Le Reve - The Dream 水上大型表演。(去年我和余貝琪去看過,所以可以比較)

華清池旁的露天劇場,正在水上上演歌舞劇「長恨歌」。

全程由郭縂,張撟陪同,出錢又出力,在此再次深表謝意!

後續⋯⋯

余靜芳於Fremont
10/14/2015

3/11/2017

秋遊西安2015 (碑林及聖教序)(余靜芳) (03/11/17)

2015年年9月承嚴人未之邀,參加了她西安高中同學會,同時和張智,阿未未及她的高中同學一起同遊千年古都。

九月十日我搭火車由上海海抵達西安,阿未未兩夫婦接車後,回酒店放下行李與張智直駆西安碑林,入場券盛惠¥75/人,後來才發現65歲以上免費,但要看證件,港澳回鄉證,外國䕶照都接受。

碑林就在市中心的城牆旁邊,交通十分方便。可能收費昂貴,參觀人數不多。

碑林主要的石碑現在都登堂入室進入了展覽廳。展覽廳共有七進,按年代依次入座。前面的幾進都是名家名碑,作品都被拓了無數次,加上年代久遠,刻文變淺,為防地震,現在都被加上鐵枝及玻璃被封存困於室內,禁止拓片,只能眼看手勿動。

可憐的石碑被封存在鐵架玻璃內,動不得也


我們跟在別人僱用的講介員身後聽了一些,見到作為鎮館之寶唐玄宗加註的的孝經,唐代的開成石經碑,洋洋灑灑的七十幾萬字的十二本經書,包括詩經,論語,禮記,春秋左⽒氏傳等的內容都刻在石碑上,目的是讓讀書人可利用拓本研讀,因當時沒印刷機,手抄又太費時。其時約在750年左右,1300年年前。

其後見到東漢曹全碑,顏真卿的多寶塔碑,柳公權的玄秘塔碑,智永的千字文,懷仁和尚集王羲之字體的集王聖教序碑䓁⋯⋯這些碑文及字帖在我上書法班時,老師講完又講,重複又重複,耳熟能詳的東西,但一直不能溶入腦袋內,現今親耳目賭地見到千年前大師的作品就在眼前,真有一些感動。一位講介員說:他曾見過一個遊客不遠千里到碑林,見到顏真卿的多寶塔碑,激動得坐在地上對著它足足一天,差點沒有擁石痛哭。

走到最後一進,陳列了較近期明清作品,有幾個專業人士在拓片,室內有拓本出售,見到一位日本老人用¥12000買下一本拓本,聽說原碑己封存,這是最後拓下的。


有關「集王聖教序」值得作一個介紹:

唐三藏(唐⽞玄奘) 西天取經回國,唐太宗在西安建了大慈恩塔(現大雁塔)給玄奘傳經,譯經,藏經之用,又為他親自撰寫“聖教序”來歌頌及肯定玄奘的偉大事蹟。唐太宗很有文釆,是晉朝王羲之(早唐太宗200多年年)的鐵乾粉絲,連著名的王羲之“蘭亭序”真跡亦被他當作祭品同葬了。於是太宗讓弘福寺的懷仁和尙去收集王羲之的字體集結成文,便有了“集王聖教序”。收集化時24年,最後有三個字找不到,太宗於是下詔天下,每字千金收納此三字。故現有“一字值千金”之成語,此序亦被稱為千金文。此序後刻成碑文,經歷地震斷裂過,修輯後現陳列在碑林。先人對文化的重視及執著,令人感動不已。

碑林外書法家即席揮毫,出價每幅人民幣壹佰大元。

唐太宗死後其子高宗繼位,作了一篇聖教序記,由他的顧命大⾂臣“禇遂良”-唐代書法家,執筆重新書寫“聖教序”及“聖教序記”,並刻碑立於大慈恩塔,即現在的大雁塔。此碑現在被困在鐵籠內仍竪立在原處,可惜這次沒有去大雁塔與它緣鏗一面。因為我在碑林買了了褚遂良書寫的此作品,始知一二。

我去碑林參觀時,正在展覽“竹簡”,是一批在西安地下發掘出來的竹韱,上面有文字記錄,諸如借貸立據䓁,千年前的竹韱,除了串連的麻繩己腐爛,竹片上的字跡黑白分明,清淅如新。真佩服老祖宗的創意。

據說文革時期,對西安的衝擊比較上還是較小的,可能古都老百姓,對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文化都有深深的感情,所以現在西安的寶藏是全國最完整及集中的。

後續⋯
余靜芳於Fremont
10/10/2015

「千字文」(余靜芳) (03/11/17)

最近在練習「千字文」,抄寫數次後,頗有心得。


此文由南朝 梁武帝一䔥氏家族(琅琊榜的時代)命朝庭從王羲之的書跡中收集一千個不重複的字,命周興嗣(不是周星馳)排成四字一句的韻文,以便其子侄後輩練習書法。內容包括天文,歷史,政治,經濟,道德,耕織等,可謂句句引經,字字用典。

周興嗣於公元500年編輯的「千字文」,直到如今,仍被後世重視,與「三字經」并駕,作為教育兒童的啟蒙讀物。可惜我們這代,對此了解不多。本人於1500年後抄寫此文後,才能真正體會到它的偉大,原來很多四字成語都出於此文,經過千餘年仍能朗朗上口,經典之作傳世萬代。例如:尺辟非寶,寸隂是競;孝當竭力,忠則盡命;上和下睦,夫唱婦隨;諸姑伯叔,猶子比兒;孔懷兄弟,同氣連枝⋯⋯詳細內容可上網查閱。

在美國老人中心的書法班,老師正在講授此文,每次派發十二字的字帖,並解釋其意。字帖為王羲之的第七代孫,南朝的「智永和尚」所書,當時他共抄寫八佰本,分送給各寺院,寫禿了五大簍筐的筆頭,染黑了成塘池水。可惜至今流傳的只剩下唐代的摹寫本(現在日本)和宋代的摹刻本(現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余靜芳於Fremont

03/17/2016

3/07/2017

過春節 (余靜芳) (03/06/17)

前幾天七房的堂兄在微信上送了一則「典型的上海人年亱飯菜單」,內容包括必吃的三十道年菜,逐一看下來,竟然發現都在香港過春節時品嚐過,真是流晒口水,往事不堪回首!


老實說我在上海的十七年,並沒有為我留下什麼值得留戀的回憶。生活富裕時,自己太小沒有什麼記憶,等長大些懂事了,卻遇上時局變化,家父患病,家境一落千丈,每年過節時,都是家父病情嚴重到要送去急症,當然母親亦就愁眉苦臉,大家都開心不起來,毫無心情過節了。



家父過世後第三年即1962年,我去了香港,家境仍是窘迫,好在年底母親工作的工廠會發雙糧,年三十還有花紅獎勵,雖然不多,但也夠買只雞,斬塊肉過節了。黃豆豬蹄湯,水笋烤肉,醉雞,熏魚,烤夫,紅燒鰂魚,油爆蝦等是一定有的。在家裡自得其樂,吃得津津有味。雖然彌敦道上有好多上海飯店如:大上海,雪園,老正興⋯⋯都是正宗上海來的師傅做主㕑,但吃不起呀!

年初一和母親去三阿姑家拜年。一進門,他們的傭人「阿周」就來酙茶,茶蓋上還有一顆青橄欖,之後送上一碗蓮子紅棗湯,盛在小巧的蓮子盅裡,外加一支小小的銀匙,一口一句的余太飲茶,余小姐飲茶,利是「紅包」當然自動奉上了。他們家的蓮子湯燉得香甜可口,入口即溶,是我的最愛,我一定會喝完再添一盅。阿周被三阿姑調教得煮上一手極徍的上海寧波菜,上點心時更是精彩,湯圓,春卷,粽子,炒年糕⋯⋯都是家裡自己做的喲!晚飯就更不用說了,青島对蝦,紅燒獅子頭,白斬雞,火腿雞湯⋯⋯,火腿皮是我的至愛,三阿姑一定第一時間挾給我。


初到香港,要學廣東規距過節:

離春節前十幾天,家家戶戶開始購年貨,不外是去廣東人的海味舖及上海人的南貨店「三陽泰」。廣東人家一定會炸煎堆,蒸蘿卜糕,上海人就包春捲,做湯圓。我們在家𥚃邦忙洗冼切切,包幾個蛋餃,搓幾只湯圓就己經不得了啦,其他菜式,母親就一手包辦了。


年廾八,洗邋塌,家𥚃要清理乾淨,將一年的霉氣,悔氣掃出門。

年卄九:購物,煮菜

年卅,行花市,家家都要買花,圖個花開富貴的意頭,商家要買桃花,圖個紅「鸿」運高照,金桔,圖個財源廣進之意。

準備至少三天的餸菜,因為小菜塲要休市三天至七天。



在家吃年夜飯,煮一大鍋飯,保證「吃剩有餘」,煮好的都搬出來,一定有魚「歲歲有餘」。所以之後差不多五/六天都要吃冷飯剩菜了。最後凖備明天要派的利是「紅包」。

每人都要去理髪洗頭,理髮店生意連做幾個做通宵,還要付雙陪價格,像母親這樣知惜慳錢的人,亦一定會去的,洗完頭,順便在街上買幾朿花回家,因為越亱花越便宜。

回家後要掃一次地,因為初四前不可再掃地,怕將財氣掃出門,之後取出新衣新鞋要檢查一次,因為年初一是不凖動刀的包括剪刀針缐。


年初一:上午在家𥚃,會等到不少親朋好友,移居香港的上海鄰居伯伯,鄰居媽媽等,來向母親拜年。

各行各業除巴士及電車外會全部停業,的士行業也半停工,搶到一架算你好彩?但的士佬講明要雙倍收費。

下屬要向上司拜年送禮。小輩要向長輩拜年,差不多每人都手中提着一包新奇士橙,或一盒藍鑵曲奇餅乾。街頭來來往往的都是人。小孩見人就是「恭喜發財,利是𢭃來」 結婚的要給未婚的利是,為此我越年長越怕過年,因為我老是嫁不出去,還要厚了臉皮收利是。


年初二:回娘家拜年,老婆領了老公拖兒帶女去外婆家,也是非常熱鬧。大姐一家那天亦必到。三姑媽亦會來,她一直說我們六房在香港就是她的娘家,真是好感動。

香港地小人多,因為怕放鞭炮會出事故,所以立法禁止。為此政府推出每年初二在維多利亞港大放煙火與眾同樂。那天晚上尖沙咀和中環兩岸海邊擠滿了人,人們隨著煙火的起落,歡呼聲此起彼落,真是十分過癮。我亦和朋友一齊去軋過幾次鬧猛。


年初三:是赤口,即見面要嗌交「噚相駡」所以人們趁機一家出遊,朋友之間相約搓麻將,看電影,飲下午茶,但大酒樓,飯店,商店還沒有正式開業。

年初四:假期结朿,開始上班,市面陸續恢復正常。

那時我打工的那間公司,擇日全體職員在酒樓向老闆拜年,老闆領了高級職員逐枱敬酒,席後抽奨,我有幸一連二年都被抽中。我們中環寫字樓的小職員就訂在年初二去三姑丈家團拜,加上三姑丈的子女,擠滿一屋。三阿姑和阿周準備了西式自助餐,有羅宋湯,港式色拉,洋火腿,牛肉,燒雞,炸大蝦,炸魚塊⋯⋯食到你撐,飯後有聚賭,由三姑丈做莊,玩魚蟹蝦,骰子,大小⋯⋯大呼小叫的好不熱鬧。這個初二風俗習慣三阿姑家一直流傳至今。


每年春節前一個月我和姆媽就開始頭痛新年的衣著,一定要從頭到腳,從裡到外都是新的,那時沒有這樣多的「中國制造」任你選擇,舶來品又太貴,很多時要去裁縫店定做,從買料,選款,配鈕到試身,都要化時間呀,去西服店買到一件大衣都會開心好幾年,有些衣物我還帶來美國保留至今。雖然常常自我安慰「新年就是舊年人,何用衣衫嶄嶄新」但還是無法抗拒這些世俗的風氣。後來母親索性回上海做幾套過年的衣服回香港了。


母親是個食得之人,非常喜歡吃,尤其海鮮類。她曾告訴我,因為外婆吃素,所以她未嫁時,外婆特地給她多些零用錢,母親就拿它去買魚,回家自己煮一人吃,而且天天吃。所以她煮的紅燒鰂魚,炒鱔絲,熏魚,青魚划水,麵拖蟹,甚至冰糖甲魚都十分拿手。周未常常拖我起床,搭公車去佐敦道或青山道買小菜,貪那些菜市場大,種類繁多。另外她對肥豬肉亦從不排斥,家𥚃常煮紅燒肉,蹄胖。時常告訴我煮菜要重油重糖,油鍋要热,菜要落糖才能吊出味道。


這些廣東習俗,隨著時代變遷,開始簡化,七十年代初,開始流行圑拜,公司多數在酒店訂上幾桌約齊員工大吃一頓,另加搓麻將,抽奬等餘興節目。同事們不用一家一戶的去向老闆拜年,之後又要一家一戸的相互回拜受折騰。八十年代又流行避年,不想被這些繁文縟節挷身,索性一走了之。一家大小紛紛利用假期外出旅遊,街道立時變得空盪盪,機場則爆晒棚。我也曾帶了母親去過日本,泰國⋯⋯避年。

1990年移居美國,當時此地華人不多,沒有什麼正宗中國菜及年貨,記得最初幾次回香港必定會帶冬菇,木耳,干貝䓁回美國。隨著國內開放,大批中國制造的東西擁進美國,吃的穿的用的,又平又靚。現在天天可以穿新衣,吃酒席,何用等春節。


因為在美國,中國春節不是假期,還要上班,除了超級市場推出大量年貨,基本上是毫無氣氛,甚至不知道何日是初一,也很難在當日叫齊人吃頓年夜飯或吃次開年飯。而美國的一些典型節日如感恩節聖誕節我們又不投入,所以在美國的生活太平淡,無盼望,無驚喜,日日如此。不然我怎能在今天大年夜還可定定的坐在沙發上記錄這些琐事呢!

看來我活到隨心所欲的年齡,一生中最精彩最值得留戀的日子,還是在香港和母親一起生活的二十幾年,這段時間最令人難忘了。你說呢?